为什么上海的人不喜欢地铁的安检,都不愿意检查包?(图文)

 为什么上海的人不喜欢地铁的安检,都不愿意检查包?



上海地铁2.jpg

上海地铁.jpg

因为没有安全收益,所以大家不愿意付出代价。理智的人,还从中间看出问题,就更不愿意配合。以约等于零的代价获取约等于零的收益,并创造寻租空间和官员免责权利,是中国的制度之恶。上海地铁是此恶的一个突出体现。主要论点、证据如下:


1.事实上无效。


1.1 上海地铁是半封闭结构,进站后仍能从站外传递任何东西进去。不足一人高的栏杆,挡不住和外界的物质交换。非进站口部分,并没有人管理。


1.2 不搜身。任何潜在的犯罪分子将作案工具放在身上,安检就查不到。如果恐怖分子要带枪、炸药进站,只需要别在腰带上,安检没有任何作用。


1.3 安检流程对无意携带的违禁品检出率太低。除管制刀具等外形突出的违禁品,安检设备和人员基本辨别不出其他违禁品。例如,大容量充电宝,大包粉末,指甲油。另外,安检设备使用方式不达标。x光安检仪需要包裹平放才有效果,地铁安检是乱堆,不可能检出大部分违禁品。


2.造成同样严重的其他安全问题。


2.1 在安检口外排队的大量人群成为了恐怖袭击的绝佳目标,效果不亚于在地铁内进行袭击。


2.2 无意间携带易燃易爆违禁品的,在安检站前拥挤人群中爆炸的可能性不亚于在地铁中。同样危害性也不亚于在地铁中爆炸。


2.3 地铁口的下行通道未专门为大量积压人群设计,且没有疏导,易造成踩踏事故。


3.微弱的正效益可以用其他社会成本更低的方法取代。


3.1 限流效益可以用站外缓冲区获得。


3.2 威慑效益可以用警察抽检获得。


3.3 就业岗位可以用地铁附属服务获得。


4. 合法性存疑。


4.1 制定此政策的过程不透明、不公开。特别是安保公司的招募、培训过程。


4.2 政策制定后就没有管理,缺乏时间一致合法性。如近日某品牌手机爆炸,航空公司禁止登机。该手机对地铁同样危险,地铁安检程序却没有升级。


4.3 明显违背安防逻辑。大人流量交通工具的安防设置,达到安防效果的充要条件是(1)大缓冲区;(2)严格的逐人逐件安检程序;(3)专业的安防团队和设备。例如机场安检。地铁安检不具备达到这些条件的可能性。

综上,地铁安全无害也无利,然而考虑社会总成本,寻租、官员脱责、违背法治社会原则,造成的是负社会效益。
 


[!--show.page--]

新闻

公司新闻
行业新闻
技术新闻
招标信息
展会新闻
案例新闻